10月26日下午,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81期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西区研究生院210教室举行。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 (St. Cloud State University)大众传播系终身教授、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彭增军作题为《从地点到地方:新闻的在地》的讲座,威斯尼斯人青年教师黄广生主持,2023级博士研究生和驻校记者等参加了讲座。
彭教授的讲座从失信的新闻与失落的真相新闻现状引入,围绕在线、在场与在地三个概念进行讲述。在线(on-call)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广泛连接,它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,新闻传播业在线则更多是24小时7天在线报道的状态。
在场(presence)和在地涉及到新闻五个W中的where。在场是新闻生产过程中的“现身”,它可以说是新闻的标签,也是新闻区别于文学、历史的根本所在。新闻在场是真实的在场,而文学是虚构的在场,新闻是在场的此时此地,而历史是缺场的彼时彼地,新闻商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了记者现场报道的见证人新闻(witness news)。
彭增军教授引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在场进行解释,布迪厄认为人的行为都会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,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,也包括他人的行为及与此相连的诸多因素。布迪厄的场域可以解释新闻的在场,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、公共服务,会时刻受到场域的限制和影响。
新闻的现场受时空限制,而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出现了现场直播,科技的进一步发展,现场深入虚拟化再而延伸到元宇宙等。在彭增军教授看来,元宇宙如果理解为现实、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融合的身外身、世外世,那就不单单是新闻报道的在场,而更是受众的在场,现在的沉浸式新闻可以说是初级阶段。科技增强了受众的在线与在场,虽然这是一种建构的媒介化在场。
更进一步,彭增军教授详细地讲解了在地的概念。新闻的在地虽然同在场有许多重合,却比在场更进一层,如果说在场是主体(记者)同客体(报道及服务对象)距离的缩短,那么在地则是主体同客体时间上的同步和空间的一体。在地不仅仅是在场,而是作为群体一员的共同经历。
在地性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新闻机构作为一方水土的政治和文化象征。报社或者其他新闻机构的办公楼往往是一个地方的物理和精神地标,是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存在。在地性的削弱和缺失恰恰是新闻业的软肋,公共信任需要通过真诚的行动去培养和赢得,而不是凭号召或说服,赢得信任不仅仅需要在线、在场,更重要的是在地。彭增军教授通过国际报道案例来说明在地性的重要性,国际新闻的报道,最大的挑战不是不在场,而是是否了解当地的政治社会生态、文化背景等。
在地性是恢复和重建公共信任的重要途径,有了在地性,有了共享的现实,才有可能共情,才能有认同。因为在地,一方水土一方百姓,不再是安迪生所讲的想象共同体,不再是李普曼所说的大脑里的图像,而是理智和情感交织的现实,没有在地的主观,客观无从谈起。
最后,现场老师、学生和驻校记者就在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、在场的新闻实践、在场与共情等问题和彭增军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。